2022-12-21 21:20:00
来源:黎兜兜
这两天,演员毛晓彤突然被推上热搜。
只要有她出现的地方,处处响着一片叫“嫂”声。
不禁让人大惊:怎么,她也悄悄恋爱了?跟谁?
本想点开评论区寻找答案,却不想几乎看到了半个娱乐圈男明星们的名字。
原来,是各路粉丝挤破脑袋在为哥哥拉红线,希望她能来当自家“嫂子”。
上一个被这般“哄抢”的,是宋轶。
宋轶的圈内口碑一直很好,是公认的“内娱第一嫂子”,此前也没少被网友们同男明星们组cp。
和白敬亭恋情曝光后,大家是一边含泪祝福,一边捂胸哀叹失去了这个“预备嫂子”。
紧接着改变思路,重振旗鼓,开始全网搜索合适的新嫂子人选。
这道目光,首先便锁定在了毛晓彤身上。
除了毛晓彤,入围《第二界内娱预备嫂子名单》的还有李沁、谭松韵、蒋依依、白鹿、张佳宁……
毫无疑问,无论是相貌气质还是业务能力,这几位女明星都是佼佼者。
能够被“抢”,说明一贯低调踏实的她们,被发现了熠熠闪光之处。
但当冷静下来想想,却处处透露着不对劲。
看似其乐融融的玩梗,其实从头到尾都是披着糖衣的陷阱。
让我们分三步来看看「抢一个嫂子」的全过程——
第1步:目的
是“挑”
替谁挑?
目前内娱单身适龄男明星们。
更具体来说,就是粉丝自家的哥哥们。
不可否认,他们都是圈内数一数二的优质男性。
但问题恰好就出这个“他们”上。
讨论的对象是“嫂子”们,围绕的主体却是“哥哥”们。
且不同于1V1式的两情相悦,这个“挑”字,本身就意味着“1对多”。
以匹配某个哥哥为目标,从他的立场出发,在众女星中挑选出配得上他的“好女孩”。
然后一味沉浸在“他们好般配”的幻想中,却忽略了:
从女明星的角度,从被挑选的那一刻起,她们就已被动置于男性凝视之下。
第2步:标准
要“好”
网友们挑嫂子,潜意识里存在着一套固定标准。
什么样才算是“好女孩”呢?
首先自然是相貌出众。
且看网友们公认的几位“好嫂子”代表——
宋轶端庄大气,毛晓彤优雅灵动,谭松韵甜美可人,蒋依依清纯温婉……
外表过关了,还得看性格。
她们恋爱史干净,无不良绯闻,低调不炒作,一看就是不会作妖的典型“乖乖女”。
更重要的是,她们都认真搞事业,业务能力强,绝不指望男人养。
而在盘点中,也不乏存在“不许入局”的女明星。
她们又是因何原因被“踢出局”呢?
在网友眼中,她们可能“脾气不好”,可能“名气不够”,也可能“演戏稀烂”,还可能“太有心机”……
总之,都不是符合大众期待的理想女友。
于是,当宋轶疑似和白敬亭在一起时,许多人会认为是“佳偶天成”,直呼满意。
当周冬雨和刘昊然传绯闻时,许多人却感到“绝望”,顺带对刘昊然也狠狠“失望”。
理由很简单:“你不完美,哥哥和你谈恋爱就是染上污点,前途尽毁。”
可见:
嫂子温柔贤惠,才能照顾、温暖哥哥;
嫂子风评端正,哥哥才不算塌房,还能被夸眼光好;
嫂子有自己的事业,才不会吸哥哥的血、拖他后腿;
但要是事业心太强,压了哥哥一头,那也不太行……
发现了吗?与其说挑的是人,不如说挑的是“实用性”。
可只有物品,才会考虑实用与否。
用能否辅佐男明星发展的标准去评判女明星,将她们视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工具人、资源。
不知不觉,便演变成了对女性的物化。
第3步:结论
是“配得上”
通过了以上重重标准和筛选,才成为了炙手可热的“内娱新晋百家嫂”。
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确实是对她们善意的夸奖。
粉丝们眼中,自己的哥哥是最优秀的,“能放心与之相配”的结论,自然属于一种高度认可。
然而,难道对一位女性最大的肯定,就是“值得一娶”吗?
记得前两年曾出现过一个颇具争议的词——“好嫁风”。
用以形容一个女孩外表甜美清纯,性格善良温顺,可以深受男性喜欢,于是很容易把自己嫁出去。
很显然,这种明显讨好、迎合男性审美的思维,早已不符合当下主流价值观,因此一度遭到大家的抵触。
可如今看来,“娱乐圈嫂子”无形中塑造出的这套评判模板,又同“好嫁风”有何本质区别呢?
这个社会对女性的隐形规训,时常便是以“褒奖”的形式出现的。
谷爱凌以方方面面的优秀进入大众视线时,部分人首先的反应是,衡量她在相亲市场的价值;
全红婵赛场上为国争光后,部分人更感兴趣的是,她和谷爱凌哪个更受男性观众的欢迎。
她们没有更值得一提的魅力了吗?
谷爱凌、全红婵那份在专业领域日夜苦练、一往无前的正能量。
毛晓彤那份甩掉烂牌,逃离原生家庭和渣男,收获全新人生的飒爽和坚韧……
而这一切的努力,如果换来的只是与男性婚配的“敲门砖”。
无疑是对她们作为独立个体价值的否定。
最后。
其实这场“内娱抢嫂子”风潮中,大多数人只是浅浅跟风,并无恶意。
适度玩梗未尝不可,但倘若入戏太深,对事件中的男生和女生,都是一种不尊重。
当一位男明星因恋情被骂,无非两种情况:
要么,便是粉丝认为未到恋爱的时候。
要么,便是恋爱对象不能令粉丝满意。
代入自身想想,这种感觉是不是似曾相识呢?
小时候被要求认真学习,不可以早恋。等到了适婚年龄,又会被催促着相亲,甚至被强塞一个根本不熟悉的恋爱对象。
我们无法说,那些人不是出于一种好意。
但是,或许从头到尾便只有他们觉得好不好、合不合适,而我们自己的心情和感受,却被放在了其次。
换做是谁,都很难不感到不适。
俗话说: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既然我们在生活中高喊恋爱自由,那便也应当尊重他人的恋爱自由。
尤其是自己喜爱、欣赏的人。
两个同样优秀的人,若在相处中互生好感、两情相悦,那自然是一段佳话。
倘若落花和流水皆无意,那便尊重他们拥有各自精彩的人生。
作为旁观者,默默期待和祝福足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