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1-24 17:05:01
十载砥砺前行,十载春华秋实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江西,对江西提出了“作示范、勇争先”目标定位和“五个推进”重要要求,为奋进中的江西指明了前进方向、提供了精神航标。
十年间,江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番、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、305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、生产总值由全国第19位前移至第15位,年均增长8.4%,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保持全国前列……
数字是无声的语言,是江西综合实力、创新能力实现大跨越的见证,也是4500万赣鄱儿女牢记总书记嘱托,实干笃行、奋勇争先的真实写照。
在跨越发展的每一个历程,江西金融业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大循环,扛起肩上使命,持续增强综合竞争力,立足服务实体经济,坚持改革创新,为经济航船汇聚起磅礴的金融力量,在江西非凡十年的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金融业实现“加速跑”
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,是江西发展的“黄金十年”,也是江西金融业蓬勃发展、综合实力大幅攀升的十年。
这期间,江西坚持做大金融总量、做活金融业态、做强金融机构、做优金融生态,推动金融业迈上新台阶。十年来,江西无论是存贷款规模、企业上市数量还是金融业增加值,都实现了翻番。
2021年末,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.72万亿元,为2012年末的4.3倍,年均增长17.5%,增速位列全国前列。存贷比由65.8%上升至98.8%,高于全国15.6个百分点,信贷对经济的促进作用,以及金融资金的利用率和聚集效应明显提升。
2022年上半年,江西新增16家企业提交上市申请,创同期新增申报企业数量最多纪录,6月共有14家企业提交上市申请,创单月申报上市企业数量最多纪录。资本市场崛起正当时,目前,江西境内外上市企业已逾107家,实现A股上市公司在设区市“全覆盖”,在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企业超过7000家,资本市场已成企业融资“高地”。
随着上市融资、债券融资、私募基金、险资入赣等多种融资模式的落地、推广和普及,江西的融资结构摆脱了过去高度依赖银行的模式,转向多元化发展。2019年,江西首家民营银行裕民银行成立,至此,一个全国性、区域性、地方性机构协调发展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架构构建完毕。
据统计,江西金融机构总资产达6.62万亿元,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5万人。金融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413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975.03亿元,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,同期占全省GDP的比重也从3.2%提高至6.67%。
新发展格局也带来了环境巨变。“双循环”不断强化江西金融的承载力,乘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和中部首个“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”的东风,江西全力提升贸易投融资便利化,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,跨境资金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。
这十年,稳定发展与风险防范成为江西金融系统的广泛共识,金融风险防范监控体系不断加强。2020年3月,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(江西省)成立;同年12月,江西省政府建立金融工作议事协调机制,合力促进区域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。2021年,江西成为全国首批率先实现高风险金融机构“清零”的省份之一,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仅为1.21%。
以改革创新汇聚发展动能
江西金融业的变化,源于持续不断从改革中挖掘发展动力。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,不仅丰富了金融改革的“江西样本”,更为江西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。
2017年,赣江新区获批建设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,江西绿色金融改革正式启动。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,绿色生态一直都是江西的最大财富、最大优势和最大品牌,这也让江西绿色金融改革占据了资源和发展主体优势。
肩负着打通“绿水青山”与“金山银山”双向转化通道重任的江西金融业,以赣江新区为原点,向全省辐射“绿”动力。完善体制机制、推动重点行业低碳转型、探索绿色融资渠道、建设绿色金融标准,在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的推动下,江西绿色金融改革大步向前。
历经5年探索,江西绿色金融改革成效斐然。截至今年6月末,江西绿色贷款余额4760.78亿元,是试验区成立时的3.4倍,五项经验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建设经验推广清单,“江西省推行绿色金融改革促进绿色经济稳步发展”在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中作为典型经验做法给予通报表扬,绿色金融发展综合指数居全国第4位。
绿色金融改革重在破解“环境和发展”问题,而普惠金融改革则是对金融“公平性和有效性”的再平衡。
2020年,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在革命老区赣州、吉安两市获批,改革聚焦经济基础薄弱地区的融资难题,带动金融有效需求,以期形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新框架。
2022年7月,融合一站式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小微客户融资服务平台功能的“赣金普惠”平台3.0版上线,这一省级地方征信平台的再升级,成为普惠金融改革“江西经验”形成的标志。依托应收账款资产池融资模式、运用企业收支流水征信平台和区块链技术,半年来,该平台为212.62万户注册企业发放贷款3125.46亿元、贴现307.3亿元。
十年来,江西在金融改革创新中的亮点远不止于此。区块链金融、场景金融在城商行试水,农信社全面改制农商行,融资担保体系全面建成。
回归金融本源坚守为民初心
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创新,但创新绝不能丢了初心。“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、勇担服务人民的使命”始终贯穿在江西金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,而实现与经济共生共荣,已成为江西金融业不懈奋斗的目标。
抓住根本才能向实而行。小微企业是江西民营经济的主流,也是实体经济中最薄弱环节。十年来,江西金融业主动“啃硬骨头”,在破解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、融资慢上“下苦功”。先后攻克银企对接不畅、政策传导不佳、融资实情不明三大难题,构建金融服务小微企业长效机制。这些经验也转化为实践,运用到金融稳企纾困行动中。截至2021年末,江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874亿元,年均增速达到18.63%。
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,江西金融业同样走在最前列。为了筑牢扶贫资金供给主渠道,江西在25个贫困县组建村镇银行,在3058个贫困村设立金融扶贫工作站,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。2016年以来,人行南昌中支累计发放558亿元扶贫再贷款,撬动金融机构发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3793亿元,带动贫困人口64.56万人次。
从小微企业融资到稳企纾困,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,江西金融业扎根实体、服务民生的举措不胜枚举。
如今,企业融资按不同产业链,可以便捷地找到个性化、标准化的专属金融服务产品;创业者有“国家—省—市—县”四级融资担保体系和银行机构保驾护航;“银发群体”可以在全省6792个营业网点得到“适老化”的金融服务;农户依托信用信息联网核查,可以随时随地在线上一键办理贷款。这些正是江西金融业从理念上、机制上、实践上不断探索与经济协同发展、坚守为民初心的生动诠释。据统计,截至2021年末,江西投向实体经济贷款余额4.69万亿元,占全部贷款比重98%以上。
一年一个台阶,一载一次跨越。循着时间的轨迹,回望十年江西金融演变,快速发展是显著的成就,改革创新是最鲜明的特点,坚守初心是最核心的本质。
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江西在全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上,提出全面建设创新江西、富裕江西、美丽江西、幸福江西、和谐江西、勤廉江西的奋斗目标,为江西社会经济发展描绘出新的蓝图。
新作为、新气象只是序章,新使命、新担当任重道远。江西金融业将继续根植经济发展脉络和资源禀赋,扎实开展改革创新,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为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基坚实的基础。
(文章来源:金融时报-中国金融新闻网)
文章来源:金融时报-中国金融新闻网